所謂強制許可,是指國家主管臨港新片區(qū)專利的機關在一定的條件下,不經臨港新片區(qū)專利人同意,通過行政程序允許第三者利用專利發(fā)明的一種措施。
強制許可有以下三種方面:
一,不實施專利時的強制許可。根據《專利法》第48條的規(guī)定,**專利行政部門頒發(fā)這種情況下的強制許可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授予專利權以后,專利權人不在中國境內實施其專利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
2,具備實施條件的單位曾經以合理的條件請求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而且未能在合理長的時間內獲得這種許可。
3,具備實施條件的單位向**行政部門提出申請。沒申請不會強制許可。
4,只能在專利權在被授予之日起滿3年后,才能請求強制許可。
二,根據國家利益頒發(fā)的強制許可。這種情況有“在國家出現(xiàn)緊急狀態(tài)或者非常情況時,或者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
三,從屬專利的強制許可。一項取得專利權的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比前已經取得專利權的發(fā)明或實用新型具有顯著的經濟意義的重大技術進步,其實施又有賴于前一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實施的,**專利行政部門根據后一專利權人的申請,可以給予實施前一發(fā)明或實用新型的強制許可。
綜上,符合以上條件即可向能經予強制許可。
科易網擁有海量的知識產權相關知識,他們專業(yè)性很強,如遇疑問,可到科易網客服尋求解答。
火神山”“雷神山”“鐘虹口”等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標志性符號,將這些名字申請注冊商標是對抗疫工作和英雄名字的濫用,有違公眾樸素三觀,易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guī)定: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該條款被稱為“不良影響條款”,主要規(guī)制的對象是那些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等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產生消極、負面影響的商標。該條款是以法治體現(xiàn)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促進作用的一個典型例子。這也啟示我們,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法治建設,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